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亲爱的老师:

展信佳!前段时间收到了您写给我们的信,心里非常感动。在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时光变得漫长起来,我有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想和您分享。

从进入大学的校门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疫情依旧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从未想过大学一开始的生活会因为疫情而而受到如此大的影响,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再次回到线上接受教学。不过,有一些不同的是,相比起高中时还迷茫的自己,现在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对待网课,我也能够和在课堂中一样认真。

从四月份之后,我已经迈入了成年人的行列,真正是一位青年了。我们总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可这却让我有些迷茫,即使已经成年,即使已经是一名大学生,我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可以替这个社会,替这个国家做些事情。疫情让我们呆在宿舍里,我们接受着工作人员帮我们做的餐食,接受老师课堂丰富的知识,接受宿舍暖气带来的温暖,我们还是被保护的那些人。而此刻那些为了疫情忙碌的工作人员,正在日益寒冷的天气中,四处奔波。但是转念一想 ,我们没有能力让疫情消失,在疫情严峻的当下,服从指挥就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隔离期间,我有空就看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连着几天,我一直在读《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在今天晚上我终于读完了,此刻内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我同情黑人汤姆的遭遇,在如此漏洞百出的指证和如此清楚明了的事实下,仅仅因为他是黑人,就判定他死刑,最终因为从监狱逃跑被枪杀,命运对他太不公平。另一个人是怪人拉德利,人们从不了解他,因为他从不出门,人们就将他想象成一个怪物。但是没想到在危急时刻,是他走了出来救了两个孩子。一个因善良失去性命,一个被人们当做怪物却是最无害的人,他们就是小说里可以被人杀死的知更鸟。在静心读完这本书后 我久违的再一次感受到阅读和文章的巨大力量,它们透过我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很久之前,我的梦想是成为作家,在看完这本书后,这个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真希望有一天我的笔下也可以写出这么灵动的文章,给别的人带来一些力量。

老师,再次感谢您给予我们的关心,也希望这段时间了您也做好防护,更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够和您早日在线下交谈。

此致

敬礼

2021级新闻传播学3班 王梦佳

2021年11月6日


亲爱的辅导员老师:

你们好!今天是11月6日,在这一天银川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同时也是我们封控管理的第六天。雪,是冬天的象征,而我们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却不能踏出房门去接收冬天的讯息,在遗憾的同时我也在想:外面的天气会有多冷呢?志愿者每次往返于校园之中是否会感到寒冷?拎餐食的手是否已然变红,僵劲不能动?凌晨,后勤人员伴着点点星光,为我们准备第二天的饭菜,是否也会切实感受到冬天的来临?

“世间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足不出户享受着“饭来张口”的待遇,并非天降的美差,而是有一群人替我们走了本该走的路,做了本该做的事。在如此保护照顾之下,我们更应积极配合防疫工作,支持医护人员核酸样本的采集。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时刻清醒,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红马甲”、“白衣天使”是值得敬佩的,而守在宁大、寸步不离的老师们也是值得敬佩的。日夜与宁大相伴,将我们的一餐一食挂念在心,时刻关心我们的心理状况…细节之处尽显人间温情。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虽不能上前线作战,但居家隔离也是战斗的一种方式!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为银川的疫情防控奉献绵薄之力!

此致

敬礼

2021级新闻传播学3班 李雨函

2021年11月6日


亲爱的老师:

您好!

今天也有好好吃饭哦。

收到了您的来信,我们的心里感到了万分的慰藉与温暖,也感谢学院和老师时刻挂念着我们。

疫情持续着,一切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有一群人正众志成城地逆向而行。为同学忙碌送餐和生活用品的志愿者、凌晨起来做饭的食堂阿姨,为我们守好防线的宿管阿姨、在校园里巡逻的保安叔叔、被封控起来的我们……大家在不同的位置上用自己的方式一起共克时艰。虽然疫情阻隔了我们的距离,但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距离却在慢慢拉近。

我们对每一点食物的珍惜也是对所有辛勤劳动者们所付出给予尊重的表现。同学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一份份有重量、有温度的“盲盒”了,它承载着粮食的使命,让我们填饱肚子;承载着辛劳付出,让我们珍惜这“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因为数量与运输的原因,难免挤压造成破裂,可那正是温暖的自然流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在用餐中不仅体会到了餐食的珍贵,更多的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践行,一种尊敬的袁老与时代寄予我们的厚望。我们会按时按顿对待来之不易三餐,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配合好各项防疫工作与要求。

我们会以敬畏之心对待粮食,珍爱众人的劳动成果,以“光盘”为荣。

此致

敬礼

2021级新闻传播学3班 何欣楠

2021年11月6日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祝愿您身体健康,顺顺利利,每天都有明朗的好心情。

原本该是在校园里赶路、在教室里听课、在食堂吃饭的大学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被困在一方小天地,上着网课,刷着最新的防疫消息,祈祷一切赶快好起来,重回之前的生活轨道。

我们这群新生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学院和学校的温暖。

正值宁夏的冬季,志愿者和楼妈、保安大叔、后勤人员扛着寒风和冬雪,为隔离着的我们送饭送快递,操心我们的衣食温饱;辅导员关心我们的心理,安抚同学们的情绪;老师们在家里上起了网课,在屏幕的那边传递知识和爱……

作为志愿者,我也有幸在几次工作中切身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温情。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每个人都积极配合抗疫工作的进行,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有人问:“在疫情面前,是什么把我们紧密相连呢?”我想,是“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的真诚;是“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的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挚情;是“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的豪情;是“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的温情。

疫情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这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上网课,不要荒废了这段日子。我们不能像医学生一样救死扶伤,但我们可以静坐隔离,不为国家添麻烦。就像老师您说的:“隔离期间,宿舍就是教室,停课不是停学。”我们积极配合抗疫工作,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贡献!

生活总是深深浅浅,光影交错。有些记忆浓墨重彩,有些轻描淡写。我相信,这段冬日里共抗疫情的记忆,会让我们每个人铭记一生。

最后,祝老师们立冬快乐。待疫情过去,我们再一起共赏花开,共沐骄阳。

此致

敬礼

2021级新闻传播学3班 马晓婷

2021年11月7日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2021年10月31日,为响应自治区疫情防控号召,兰山公寓一号楼处于封控状态。由于封校,因线上上课而觉得烦闷的我,心情更加低落了。本以为生活即将陷入一团乱麻,可是,一个个志愿者,每天定时定点地为我们送饭取快递,让我在封宿的担忧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情。一想到这份饭经过了食堂阿姨和志愿者们一双又一双手,再送我手里时,我就觉得这份饭吃着格外得踏实。从餐厅到宿舍的每个楼层,再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手里,学校和学院,早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让我们即使在封控的宿舍里,也能井然有序地生活和学习。

看到老师给我们写的信,我心里很暖。在宿舍隔离的我们,有在好好吃饭,好好学习,请老师放心。在封宿前,我去学办拿材料,看到老师在党团室放的折叠床,桌子上的泡面矿泉水,当时心里一阵酸楚。谢谢老师们这些天全天24小时的守候,谢谢你们在背后的辛苦付出,同学们都在祈愿疫情早点过去,大家一起温暖齐唱国歌,致敬老师、志愿者、食堂阿姨、医护人员……致敬你们这些最美的逆行者。

我们的城市虽然生病了,但秋天的风景还是如约而至。我们一起努力,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一起面对,一切都没有那么害怕了。

秋天的金色快要逝去,冬天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我们心中都存有温暖,不惧寒风凛冽。十一月,是希望,是美好,愿所有的阴霾都远离我们,所有的幸运都与我们不期而遇,愿疫情早日结束,我们都能去见想见的人,看想看的风景。宁夏加油!银川加油!

最后再次对老师们道一声感谢,你们真的辛苦啦!

此致

敬礼

2020级网新班 杨玲玲

2021年11月5日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危难时刻,越是能突显一个民族的精神。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这句话。迅速组建起来的青年突击队,为我们完成一次次核酸检测;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每天按时按点为我们送餐到门口;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即使处于封闭状态也仍旧安然;学校面对疫情防控高效且迅速应对。我们能做的就是服从安排,配合疫情防控,做好隔离。不添乱,就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们这个民族,独独不缺脊梁。我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我们期待春天的到来。

此致

敬礼

2020级卓越班 海小琴

2021年11月5日


地址: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贺兰山校区慎思楼

邮编:750021 电话:0951-5093191 传真:0951-5093022

E-mail:xwcbxy14@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