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缘 | 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代表团应邀参加国际纪录片节
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代表团应邀参加
2018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18年5月23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2018高校巡展(宁夏地区)在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启动。2018年12月10日,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代表团应邀赴会,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再续前缘。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简称“GZDOC”)是世界八大纪录片节之一,创始于2003年,2011年大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形成了备受好评的GZDOC专业体系,包括节目评优(金红棉奖)、市场交易、业内交流、专业论坛、国际培训和公众展播(金红棉影展)等六大内容,已从当初仅有13个国家、147部作品参会的活动,2018年发展成有122个国家与地区、4542部纪录片参会的国际化影视节展。

这样一个有分量的节展,到场的嘉宾自然也都是重量级的。你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生门》、《俺爹俺娘》等广受好评的纪录片的创作者都来了,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哔哩哔哩客户端,百度好看视频等领跑新媒体的业界大佬也都亲临了现场,小编有幸跟随季涓教授一同前往享受这场纪录片的盛宴。本次节展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节目评优、市场交易、业内交流、专业论坛、国际培训和公众展播六大内容。

一个以纪录片为主题的图书馆
广州是一个对中国纪录片有特殊贡献的城市,广州图书馆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纪录片为主题的图书馆。12月11日,广州图书馆内的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开幕并举办了“历史和影像”主题论坛。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由时光隧道、纪录片节主题区、设备展示区、场景模拟区、虚拟博物馆等主题展区和1个多功能放映厅构成,系统收藏中外经典纪录片、最新获奖纪录片,广州本土题材纪录片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获奖影片。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中心代表说:“图书馆不仅仅是保存书的地方,而是保存人类记忆的地方,记忆有很多种形式,希望其他地区图书馆也能保存各种形式的中国记忆。”
在“纪录片的类型创新与商业价值兑现”研讨会上,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历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特别节目组制片人,中央新影集团特别节目部主任)提到:“在央视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在想怎么让纪录片赚钱,纪录片该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让纪录片有自己的商业生态圈,如何变现。每部纪录片投入几千万只能变现10%,投资人是非常痛苦的。”在此期间他们尝试过开爱上纪录片小铺、广告植入、跟故宫联合做文创、销售与中医纪录片题材配套的养生产品等形式,都收效甚微。但是今年他们推出了42时纪录片导演制作班,邀请一些非常专业的一线纪录片导演进行小范围教学,盈利不少。纪录片《千年国医》播放后又衍生出养生的直播课程,也有比较好的盈利。他说:“纪录片一定要商业化,建立自己可持续盈利的模式,纪录片要跟电影比拼,跟张艺谋比拼,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无论是春天还是寒冬,我们需要点亮自己,坚持活着,坚持创新。”百度公司高级总监、好看视频总经理曹晓冬说,现在观众消费侧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开始喜欢3-5分钟的短视频,必将引起供给侧的改革,纪录片导演们可以尝试减少拍片预算,拍一些短而精的纪录片。
关于纪录片的跨界问题,纪实剧《生门》的制片人戴年文也有很独到的见解。他提到了《生门》的制作过程,《生门》拍完后他们发现按电视剧卖的话体量不够,频道要求必须够30集,而且电视剧收益低,后来只能剪成75分钟一集,按真人秀卖,就划算很多,播出后收视率也很高。现在网络流行是要求短,但是75分钟一集大家也能看下去,你的片子做的好,剪辑紧凑,一样有人看,跨界也得拍的好才行。
纪录片可以通过用户和受众不断地分层,突破平台推广和频道限制,通过好片子的重复记忆,找到自己的垂直用户,培养市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导演任长箴在观影会上提到,中国纪录片市场还没有培养起来,是待开垦的地方,但是它并不是没有市场,国外卖的最好的一般都是纪录片,很多拍大片的导演也都是拍纪录片出身,运作时为创作服务的,纪录片导演想的最多的应该是创作,多精进自己的选题、人物、调研,少想市场。

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代表与任长箴导演观影会后交流
大学生纪录片大赛通过征集、评优、高校巡展、大师课、训练营、学术高峰论坛、名家访谈等多种互动形式,在海内外各学科青年学子中发掘能够引发行业关注的新生代纪录片精英人才,第五届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征集到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252个高校学院的785部影片,其中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均有参与,最终有25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一些在我们身边却未曾关注过的题材被挖掘了出来,大时代中小人物命运如何变迁,绿皮火车慢行如何驶进瑶族老乡们的生活,一个被囚禁的小猪如何看待我们的世界,我的主播生涯……关注点很小,但意义广博,希望以后我们学院的同学也能踊跃参加这种国际比赛,为纪录片创作增添我们的色彩。

安利两部好剧
一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拍摄了12年的影片《零零后》,跟踪拍摄18个家庭,最后挑选2个入片,从他们5岁拍到17岁,讲述如何跟孩子们沟通,避免撕心裂肺的家庭战争,让你的孩子少走弯路。孩子不是泥巴,不能捏成你想要的样子,你的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中国国际化的一代——零零后,他们体格健壮、从小参与各大场合,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正具有国际化的眼光,他们是怎样想的,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家庭的干预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
另一部是《生活万岁》,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电影《生活万岁》展现了中国不同城市里15个普通人的生活片段。其中有独自抚养女儿的出租车司机,孤独而长寿的红军老兵,在拉萨骑三轮车的河南大爷……影片寻找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信念,打动人的都是生活的细节。它那么细腻,我们都体会到了生活的苦,这些普通人各有各的苦,贫穷的苦、失恋的苦、渴望的苦,挣扎的苦,紧紧包裹着每一个人,但是他们仍然有所期待,有所热爱,在艰难的生活中体会活着真好。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双目失明的老伴,靠退休金和街头卖唱生活,他们用卖艺赚来的钱添置了一架新的电子琴,他觉着老伴唱的特别好,值得有更好的琴声伴奏。

中秋节的对话:
“你猜我还是不是漂亮的小姑娘?”
“你当年80斤,20年了,你现在都130斤了,谁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只要我还在,就不让你一个人瞎摸索。”
很多观众说,这部电影让他们看到了“生活里的光”。其实你本来就有光,你有光的种子,只不过你看完这个电影以后,你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种子,找到了内心的温暖和力量,这些观众本来就有,这部电影可能只是一个媒介。(本段引自公众号正午故事影评)
收拾行囊回我们亲爱的母校,希望太阳集团tyc33455官网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更多缘分。

最后的最后,大家一定要好好学英语,我体会最深的差距,就是现场随便一个大学生志愿者随时都能给老师当翻译,跟外国友人交流纪录片创作,听英文演讲不戴翻译器。四六级过了吗?祭出同声传译的大神供大家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