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宁夏新闻工作者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共同承办的2020年第二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班第二讲在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举行,广西日报报业集团柳州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谌贻照做了主题为“淬炼指尖上的功夫——我在基层践行‘四力’的融媒体实战”的讲座,自治区各新闻单位在职人员、县级融媒体内容管理人员和太阳成集团tyc33455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培训。

“融媒体时代,每一名媒体人,都应该掌握全媒体时代的基本技能,淬炼好指尖上的功夫。”谌贻照结合自己多次深入一线所累积的工作经验,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向我们讲述了在融媒体时代下,媒体人如何更好地诠释新闻宣传工作的“四力”。在讲座中,谌贻照播放了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媒体短视频一等奖《柳州融水突围记》中的两段短视频及现场照片,并向大家讲述了这个新闻背后的故事。整个的采访历程,都是对他这位传统媒体记者脚力的一次考验与淬炼。“我所有的积淀和突破,都是靠一双走基层的泥腿实现的。”谌贻照在讲座中这样说道。在当时通讯、交通、电力以及供水都中断的情况下,山里的情况难以传出去,这时短视频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将当时的场景记录并传播出去。“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我一直努力向全媒体阵地突破。

在融媒体时代,图片和短视频占据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也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笔力”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写出好的新闻稿,还要求他们能充分运用各项工具,完成拍照片、剪视频、推两微等工作,谌贻照就是在一线采访的过程中,始终不断的向新媒体突进,才能同时完成文字、图片、视频报道。他指出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受众们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内容,才能不断的创作出好的作品。
作为党媒的新媒体,谌贻照表示要更好的发挥“眼力和脑力”的作用,要始终保持对新闻事实和民情民意的敏锐洞察和清晰判断,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2017年8月13日清晨杆洞乡再次爆发山洪时,一听到村民的声音,躺在床上的谌贻照便立刻起床直奔现场进行采访;通过不断行走在基层现场,才使得谌贻照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才能在他的新闻作品中将当地的特色最直观和打动人心的展示出来。

谌贻照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所有人,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人更需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新闻记者在一线采访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的高谈阔论,更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实践要求,新闻工作者只有在基层坚持践行四力,才能淬炼新媒体传播的新本领,才能在日新月异的融媒体时代谱写出更多的新闻作品,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